新都街道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品牌活动正式启动
纵深推进“五最”基层党建,加快建设“七彩社区”。作为今年新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头号工程,“七彩社区”既是以点带面、引领带动基层治理实践的工作方法,也是整合资源、集成展现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载体。2024年7月26日上午,新都街道开展了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品牌服务启动仪式,这标志着新都街道在“七彩社区”培育提升工作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
新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刘科,新都区民政局党组成员、机关党委书记代晓辉,新都街道党工委委员、组宣统委员、人大工委副主任谭静,新都区老年人协会会长及相关村(社区)书记出席启动仪式。
新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刘科在致辞中表示,通过“金色全龄友好社区”的建设,能够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构建起一个包容、和谐、幸福美好的生活场景,让每一个年龄层次的居民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便捷和社区的温度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启动仪式拉开帷幕。围绕“金色全龄友好社区”建设核心,现场设立了大大小小近10个区域,既有解决社区居民就餐问题的“老人餐桌”,也有为社区基金注入“活水”的爱心义卖,丰富的点位让现场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
老年餐桌,小食堂带动大民生
老年人助餐服务关系着老年人的切身利益,近年来,成都市财政局持续加大对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,支持各区(市)县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,覆盖城乡、布局均衡、适度普惠、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日渐完善,服务内涵不断拓展。“蓉颐助餐”服务点位——正兴社区老年餐桌今日正式营业,积极回应成都市财政局、市民政局等4部门印发的《成都市积极推动老年人“蓉颐助餐”服务行动方案》文件精神,同时高度契合“金色全龄友好”社区打造目标。
据悉,正兴社区老年餐桌按照适老化、适儿化标准进行建设,保留了老龄友好的现金结算方式,同时将餐区分为一般社会群体用餐区、老年特殊群体用餐区,在老年特殊群体用餐区装置了适老化扶手,配置适老桌椅,环境设计温馨温暖。
“好吃,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,而且便宜还新鲜,以后不用为吃饭操心了。”社区老人王婆婆说。据统计,今日共接待200余人用餐,老百姓对菜品、收费标准、服务等都竖起大拇指,实际解决了老年人营养膳食的问题,也为一般社区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普惠助餐服务。
适老助行,黑科技应对老龄化
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,适老辅具产品纷纷涌现,一是极大缓解了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不便,提升了他们晚年生活质量;二是为失能者家庭提供科技助力,有效减轻了照护压力。
“这个代步车有意思,操作很方便。那个爬楼机怎么用的,我也想试试。”社区居民马大爷被眼前的科技适老化产品给深深吸引。活动现场,电动爬楼机、智能助行器、智能行走机器人、折叠电动代步车等科技适老化产品集中亮相,现场参与活动的老年居民纷纷上手体验,对“科技助老”有了更具象的认知。
中药飘香,好医生来到家门口
来自龙虎卫生院的专家团队坐镇,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了义诊、艾灸等中医特色服务,现场展示艾灸疗法、细心为居民们量血压、测血糖,用专业与耐心解答每一个健康疑惑,并赠送了中医体验券,宣传中医健康与养生理念,提醒广大居民朋友做好日常保健,倡导健康生活从一点一滴开始。
认知障碍,好政策送来好福利
本次活动还整合了在新都街道开展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“黄手环行动”、新都街道“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”等惠民服务项目,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体开展了认知障碍的现场筛查、预防宣导等服务内容,引导30余位老年人完成了筛查量表、办理发放黄手环10余件、发放脑健康相关宣传册200余份。
慈善社区,小公益撬动大爱心
在义卖区,20余名儿童志愿者捐赠图书参与义卖,所得善款按比例注入社区基金。不仅传递了爱心,还通过“慈善孝道文化图书漂流瓶”的分享,激发了孩子们的公益热情,让爱与书香在社区中温暖传递。
在银龄志愿者展区,新都街道老年人协会以行动诠释“老有所为”的真谛。他们不仅是社区的智者,更是传递温暖的使者。他们热情宣传志愿服务,号召更多居民加入“爱心送餐员”的行列。同时,为现场满足条件且有送餐需求的老人进行登记,确保每一份关爱都能精准送达。活动当天,就有2户老人进行了登记,并享受到送餐服务,这不仅是对老人的关怀,更是让老人直接体会到社区服务带来的“小确幸”。
“一老一小”总关情,办好社区集成式的民生服务,解决家庭生活的核心痛点,搭建“一老一小双龄供养”特色服务品牌,夯实“七彩社区”之“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建设”,新都街道以“关注日常小事,解决民生大事”视角高标准推进正兴社区老年餐桌和各项服务,为社区全龄段居民提供整合式的社区服务,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金东社工作为参与共建的力量之一,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,坚持党建引领,积极整合资源,提供多元服务,营造睦邻氛围,为社区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。